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常识

中元节一共几天才算结束(七月半祭祀,满满的中国孝文化传承)

七月半祭祀是每年继清明节后最大的一个民间祭祀节日,祭祀时间较长,一般是为时半个月,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(也有部分地区至十五日),道教称中元节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五、祭祖节,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七月半祭祀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。

每年农历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中元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的祭祀,充满了满满的中华文明“孝文化”。

接祖(或老客,农村称呼为“亡单”)单上的二十四孝插画名单

1、孝感动天(历史人物——虞舜);2、戏彩娱亲(历史人物——老莱子);3、鹿乳奉亲(历史人物——周·郯(tán)子);4、百里负米(历史人物——周·仲由);5、啮指痛心(历史人物——周·曾参);6、芦衣顺母(历史人物——周·闵损);7、亲尝汤药(历史人物——汉文帝·刘恒);8、拾葚异器(历史人物——汉·蔡顺);9、埋儿奉母(历史人物——汉·郭巨);10、卖身葬父(历史人物——汉·董永);11、刻木事亲(历史人物——汉·丁兰);12、涌泉跃鲤(历史人物——汉·姜诗)。

13、怀橘遗亲(历史人物——后汉·陆绩);14、扇枕温衾(历史人物——后汉·黄香);15、行佣供母(历史人物——后汉·江革);16、闻雷泣墓(历史人物——魏·王裒);17、哭竹生笋(历史人物——三国时期吴国·孟宗);18、卧冰求鲤(历史人物——晋·王祥);19、扼虎救父(历史人物——晋·杨香);20、 恣蚊饱血(历史人物——晋·吴猛);21、尝粪忧心(历史人物——南齐·庾黔娄);22、乳姑不怠(历史人物——唐·崔山南);23、涤亲溺器(历史人物——宋·黄庭坚);24、弃官寻母(历史人物——宋·朱寿昌)。

祭祀讲究

1、接“亡单”,添加宗亲或已过世亲人名单

各家各户都会购买一张接祖(或老客,农村称呼为“亡单”),亡单上有二十四孝插画以及其它与孝文化相关的文化元素。亡单上有固定的竖排空白,可以在空白的区域用毛笔或者黑色调的笔写上祖上已故名单(或名讳)以及已故亲人名单。写得比较详细的连生殁年月日都会写上。

2、接“亡单”时间

准备好一张空白的桌子、供品、香、纸等祭祀用品,最近1~3年有亲人去世的,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接“亡单”,一直到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结束;其它的家庭会从七月初一以后任选一天接“亡单”,以中国农村的文化,大部分选择双日子且一般都会在农历初八以前,时间晚了会认为是对已故亲人的不敬。

3、供品

七月半作为传统祭祀、孝文化的一种重要节日,祭祀时间较长,准备的供品也相对较为多样,有水果、瓜果、鲜蔬、小菜、香、纸等。部分还准备“写包”、“送衣”等。农历七月十四“送亡”时还会准备一大桌美食祭祀。

4、祭拜

每天一日三餐祭祀,都会准备香、蜡烛、纸、瓜果等,尤其必准备瓜、豆角。行礼祭拜时,放到供桌上的饭菜都会放上一双筷子。

5、烧“钱纸”祭祀宗亲或外戚

烧“钱纸”祭祀宗亲的时候,一般家族密集的场面会比较热闹,各家各户都会准备好自己的一份全部集中起来,宗亲族长统一按一世祖、二世祖、三世祖……这样一代一代地焚烧,作者家族比较大,也比较集中,每年都会集中放鞭炮、烟花等;烧“钱纸”祭祀亲人时,各家也可单独焚烧;烧“钱纸”祭祀外戚亲人时一般都会用“写包”的形式单独焚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