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0年发生的重大的事(1860年,英法联军攻入京城)
引言:
1860年,英法联军长驱直入,兵临北京城下。面对这支装备精良的西方军队,清廷节节败退。危急时刻,咸丰帝向手握12万精兵的曾国藩发出求援。然而,这位在太平天国战场上战功赫赫的湘军统帅,却对朝廷的告急置若罔闻。当圆明园被付之一炬,大量珍贵文物被劫掠一空时,曾国藩依然按兵不动。这位清朝重臣看似不合情理的决定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?是为了强化湘军在朝廷中的地位,还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?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,揭开曾国藩"见死不救"的真相。
大纲:
一、背景铺垫
咸丰年间清朝内忧外患的局势
湘军的形成与发展
曾国藩与清廷的微妙关系
二、英法联军之役
英法联军的实力与武器优势
清军在京师的防御态势
咸丰帝向曾国藩求援
三、曾国藩不出兵的原因
与太平军对峙的战略考量
对清廷正规军的态度
对湘军地位提升的谋划
四、历史影响与后果
圆明园的毁灭
不平等条约的签订
湘军在清廷地位的变化
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
1860年,英法联军攻入京城,手握12万精兵的曾国藩,为何见死不救
1860年,英法联军长驱直入,兵临北京城下。面对这支装备精良的西方军队,清廷节节败退。危急时刻,咸丰帝向手握12万精兵的曾国藩发出求援。然而,这位在太平天国战场上战功赫赫的湘军统帅,却对朝廷的告急置若罔闻。当圆明园被付之一炬,大量珍贵文物被劫掠一空时,曾国藩依然按兵不动。这位清朝重臣看似不合情理的决定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?是为了强化湘军在朝廷中的地位,还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?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,揭开曾国藩"见死不救"的真相。
乱世兴军 湘帅崛起
咸丰年间的大清帝国,内忧外患接踵而至。太平天国的铁骑横扫南方,洪秀全建立政权,与清廷分庭抗礼。
同时期的西方列强虎视眈眈,企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攫取更多利益。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军早已腐败不堪,军纪松弛,战斗力低下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咸丰帝不得不改变军事策略,允许地方大员自行组建军队。这个决定为日后地方势力的崛起埋下了伏笔。
作为湖南长沙人的曾国藩,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。他另辟蹊径,不从军营挑选士兵,而是从普通百姓中选拔精壮。
这支新军以湖南子弟为主,故而得名"湘军"。曾国藩重视军纪,严格训练,为士兵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。
在短短几年间,湘军就发展成为一支令人刮目相看的劲旅。他们在对抗太平军的战斗中屡建战功,逐渐成为清廷最倚重的力量之一。
然而,湘军的崛起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。这支原本用来辅助正规军的队伍,其战斗力竟然远超八旗和绿营。
咸丰帝对这种局面既欣慰又担忧。他不得不将最艰巨的战事交给湘军,却又对这支强大的私人武装心存芥蒂。
为了制衡湘军的势力,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湘军虽然冲锋陷阵,立下赫赫战功,但论及赏赐,却常常被正规军抢占先机。
这种微妙的态度,使得曾国藩与清廷之间的关系愈发复杂。表面上,他是朝廷的重臣、太平军的克星;实际上,他率领的湘军始终游离于清廷正规军体系之外。
到1860年,曾国藩的湘军已发展到十二万人的规模。这支军队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,战斗力远超清廷正规军。
正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,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,却未能及时驰援京师。这一抉择,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战局,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。
北京告急 英法联军势如破竹
英法联军的铁蹄在天津登陆时,清廷上下还沉浸在"天朝上国"的迷梦中。这支装备精良的西方军队,携带着最先进的线膛枪和达姆弹,在华北平原上长驱直入。
大清在天津的防御工事被英法联军轻易突破,驻防的满蒙八旗兵节节败退。英法联军一路推进,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。
咸丰帝接到前线战报,不得不承认清军在这场较量中完全不是对手。他急召大臣商议对策,朝中重臣们却各执一词,有主战的,也有主和的。
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和格罗提出了谈判条件:必须让西方使节进驻北京,开放更多通商口岸。这些条件对清廷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。
咸丰帝一面拖延谈判时间,一面调集军队增援京师。然而八旗军和绿营军战斗力低下,根本无法阻挡英法联军的进攻。
朝廷想起了正在南方与太平军作战的曾国藩。这位湘军统帅手中握有十二万精兵,是当时清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。
咸丰帝派出专门的信使,连夜赶往曾国藩的军营,请求湘军北上勤王。信中许诺,只要曾国藩能够击退英法联军,朝廷必有重赏。
然而,这位在太平天国战场上战功赫赫的湘军统帅,对朝廷的紧急求援却迟迟没有回应。湘军依然在江南一带与太平军周旋,对北方的战事视而不见。
英法联军见谈判无果,开始对北京城施压。他们占领了清廷的避暑山庄圆明园,这座凝聚着中华文明精粹的皇家园林成为了他们的军事据点。
形势危急之下,咸丰帝决定出走热河避难。临行前,他再次向曾国藩发出求援信函,但依然没有得到回应。
英法联军随后洗劫了圆明园,大量珍贵文物被劫掠一空。最后,他们甚至放火焚烧了这座东方艺术的瑰宝。
圆明园的浓烟惊动了整个北京城,但远在南方的湘军依然按兵不动。那些引以为傲的火炮、精锐的水师,都被曾国藩牢牢地握在手中。
朝廷大臣恼怒不已,纷纷指责曾国藩见死不救。但在这个危急时刻,他们也无可奈何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继续恶化。
英法联军最终迫使清廷签订了《北京条约》。这份条约不仅开放了天津作为通商口岸,还允许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,赔款数额也大幅增加。
这场战争的结果,让清廷颜面扫地。但对于曾国藩来说,他的湘军不仅保存了实力,还在其后的太平天国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。
南北权衡 湘军保存实力根本
曾国藩手中的湘军,正处在与太平军的关键对峙阶段。这支军队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建立起来,一旦贸然北调,南方战局将立刻失去平衡。
太平军早已在江南地区站稳脚跟,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政权体系。他们占据着南京、安庆等重要城市,兵力高达数十万。
湘军与太平军在长江流域展开了持久的拉锯战,双方你来我往,互有胜负。这场持续多年的较量,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战场。
北方的英法联军虽然装备精良,但总兵力不过两万余人。而太平军则已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反清力量,对清廷统治构成了根本性威胁。
曾国藩在衡量轻重缓急后,选择了继续专注于南方战场。他派人向朝廷报告,称湘军主力不便北调,以免动摇战局。
实际上,湘军的建设和维持都需要大量资金。这些经费主要来自江南地区的赋税收入。一旦放弃南方,湘军的补给线就会断裂。
太平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,他们的军队中不乏骁勇善战之士。多年的征战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,战术水平甚至超过了清军主力。
而英法联军虽然武器先进,但远道而来,补给困难。他们的目的是迫使清廷接受条约,并非要推翻清朝统治。
从军事角度来看,湘军的战术特点也不适合与英法联军正面交锋。湘军擅长的是围城打援、逐步蚕食的战术,面对火力强大的西方军队难以施展。
曾国藩的部下大多是水师,特别适合在江南水网地区作战。如果调往北方平原,这些部队的优势将荡然无存。
朝廷虽然急于平定北方战事,但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的威胁更大。一旦南方失守,整个长江流域都将落入太平军之手。
湘军经过多年发展,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体系。从兵员招募到后勤补给,都依赖于江南地区的资源网络。
贸然北调不仅会打乱这个体系,还可能导致军心不稳。湘军将士大多是湖南籍人,对保卫家乡更有热情。
最终的历史证明,曾国藩的选择是正确的。英法联军在签订条约后就撤离了中国,而太平天国的战争却一直持续到1864年。
这场关系国运的较量中,曾国藩选择了保存实力,专注于剿灭太平军的战略目标。这个决定虽然在当时饱受争议,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利国利民的选择。
功过是非 历史洪流中的抉择
曾国藩的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,朝野上下对他不救京师的行为议论纷纷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这个看似"不忠"的选择,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不一样的意义。
英法联军在占领北京、焚毁圆明园后,迫使清廷签订了《北京条约》。这份条约的签订,标志着清朝完全丧失了与西方列强谈判的筹码。
而在南方战场,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通过持续作战,逐步瓦解了太平军的力量。1864年,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被平定,这是湘军保存实力的直接成果。
历史的发展证明,太平天国才是清朝统治的最大威胁。英法联军虽然给清廷带来了巨大耻辱,但他们并未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。
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之后,开始推行一系列革新举措。他支持创办江南制造局,引进西方先进技术,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奠定基础。
同时,他大力培养新型人才,推荐年轻官员出洋考察。这些举措为晚清洋务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湘军的胜利不仅稳定了清朝统治,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将领。日后的左宗棠、李鸿章等人,都在湘军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。
这些人才在后来的同治中兴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们既懂得军事,又明白变革图强的重要性。
1872年,曾国藩在南京去世,享年61岁。临终前,他仍在为国家的前途担忧,留下遗言要求子孙继续为国效力。
后人评价这场英法联军入侵事件时,逐渐认识到曾国藩的选择具有深远意义。如果当时湘军北调,不仅可能无法阻挡英法联军,还会失去平定太平军的最佳时机。
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,保存湘军实力为清朝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。这支力量不仅平定了太平天国,还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曾国藩的决策体现了一个封建时代官员的政治智慧。他没有被一时的危急所左右,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国家利益。
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,类似的重大抉择并不罕见。但能够像曾国藩这样,在危急关头保持清醒判断的却不多。
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启示:在面对复杂局势时,必须权衡利弊,把握主要矛盾。一时的得失不能成为决策的唯一标准。
最终,历史证明了曾国藩的选择。虽然圆明园化为灰烬令人痛心,但太平天国的平定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