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经指的是什么(说说“十三经”的由来、演化及其版本)
“十三经”是对传统经典的统称,“十三经”这个说法,是逐渐演变而来的。
古人常说“六经注我,我注六经”,这里的“六经”是指孔老夫子删定的“六经”,即易、书、诗、礼、乐、春秋。因《乐经》佚失,到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时,只有“五经”,汉代官学立“五经”博士。后人不断为五经作“注”,加入自己的理解。东汉末年,大学问家郑玄对诸经作注,得到普遍认可。
到了唐代,经学得到官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。由孔子后人孔颖达,对郑玄等人的“注“,进一步解读,称为“疏”或“正义”,有了“五经正义”。
“五经”之中,“礼”一分为三,为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,《春秋》也一分为三,为《公羊春秋》、《谷梁春秋》、《左氏春秋》,这样,“五经”增加为“九经”,唐代把“九经”刻在石碑上,称为“石经”。
唐玄宗重视《孝经》,为《考经》作注。因为《论语》主要是孔夫子的言论,而且通俗易懂,利于规范人的言行,因而这本书成为读书人的入门必读书。《尔雅》相当于现在小学生“识字”课,是做学问必须首先掌握的。这样,到了唐代末年,这三部书列为儒家经典,与“九经”一起,合称“十二经”。注意,《孟子》在唐代还是“子学”,未列入“经学”。
五代时,《孟子》列入经典,因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重要性不够,拿了下来,《论语》是孔夫子的,自然动不得,这样,又有了“十一经”的说法。
《孟子》地位起起伏伏,饱受争议。最终,朱熹将《孟子》列入四书,与《论语》以及《礼记》中两篇文章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合称“四书”,“四书”的重要性一度超越“五经”。《孟子》地位确定后,唐代的“十二经”,到宋代朱熹,确定为“十三经”,最终定型。
二,阮刻“十三经”注疏
古籍雕版印刷,易出错,加之战火、灾害等,完整地保存下来很困难,需校勘整理。“十三经”注疏卷帙庞大,校勘整理是个大工程。好在清代大批一流学者,长于训诂考证,到嘉庆年间,由阮元牵头,组织一流专家,开展“十三经注疏”校勘,撰写“校勘记”,由江西书局印刷。阮元是个大学问家,做官也做得好,是封疆大吏,有充足的行政资源、人才资源,他召集整理校勘的学者,都是在某一经典研究方面,一等一的顶尖人物,参校了大量不同古籍版本。因此,阮刻“十三经注疏”是公认的善本。
阮刻“十三经注疏”毕竟是雕版印刷,卷帙庞大,放在那儿,真可谓“著作等身”,不便现代人阅读,民国年间,世界书局进行了缩印,建国后,中华书局(图一)、上海古籍出版社(图二)、浙江古籍出版社(图三),对世界书局缩印本进行影印,并校勘补佚,各自出版了影印本阮刻“十三经注疏”。几个出版社在不同时期,对影印本进行重印。
2004年,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了“十三经注疏”(图四),未采用影印形式。
三,清人十三经注疏
清代学者不满足于前人关于十三经的注疏,他们在大量训诂考证基础上,对十三经分别进行新的注解,梁启超先生称之为“新疏”。在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一书中,梁启超先生对清人十三经注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几乎认为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,达到了极高的水准,清代学者经过二、三百年反复研讨,把十三经研究透了。
清人十三经注疏中,“易经”注疏未出、“谷梁春秋”注疏不十分成熟,其余十一经的注疏,都是一流水平。
中华书局出版有“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”(图五)。当前清人十三经注疏的古籍版本并不贵,值得收藏一套。
四,新编新注十三经
2018年,中华书局出版了“新编新注十三经”(图六)。
这是一个现代版的“十三经”,“十三经”的概念内涵己发生变化。古“十三”是建立在“独尊儒术”的基础上的,所选经典都是儒家经典。全面审视传统文化,儒家之外,诸子百家中也有不少传世经典,是传统文化精髓,只不过封建社会拔高儒家地位,把它们忽视了。
袁行霈先生主编的这套丛书,把诸子百家优秀经典汇集一起,恰好十三部经典,契合古人“十三经”的传统提法,称“新编新注十三经”,内涵己发生不少变化。
新增六部经典:儒家《荀子》,道家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,墨家《墨子》,兵家《孙子》,法家《韩非子》。
换下来的六部经典是: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(保留《礼记》) ;《公羊春秋》、《谷梁春秋》(保留《春秋左传》);《孝经》;《尔雅》。
“新编新注十三经”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跳出古人“今、古文之争”、“汉学、宋学之争”、“家、师法之争”,以现代理念审视经典,并根据考古发现新成果,修订完善相关内容。